查看原文
其他

科普 | 这类常见食物易产生毒素,严重或致人死亡!

健康八桂 2022-03-18

近来南方天气多变


河粉、肠粉(卷粉)、陈村粉

粿条、米线(米粉)、濑粉等湿米粉

以及银耳、木耳等

(是不是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¯﹃¯)



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

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



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

如果这些食品没有进行妥当保存

或者超过保质期

食用后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


而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毒素

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



以下几个案例

值得引起注意

案例一




2020年7月28日,广东惠来神泉镇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。


11位顾客在“石头肠粉店”食用粿条后,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,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。


随后,惠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:

天气炎热,食物更容易变质。


泡发的黑木耳、银耳和湿河粉、米粉、发酵玉米面、糯玉米汤圆粉、玉米淀粉、发酵糯小米、吊浆粑、糍粑、醋凉粉等谷类发酵制品,以及马铃薯粉条、甘薯面、山芋淀粉等薯类制品,存放时间过长,容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,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。


食用会损害人的肝、脑、肾等器官,导致食物中毒。


大家近期在购买、食用河粉(粿条)时,要认真鉴别产品质量。


案例二


2020年5月,东莞一位34岁女子,将木耳浸水泡发约6小时后进行烹饪煮食,隔天继续食用剩余的木耳,随后出现腹痛症状。


经检查,确诊为木耳中毒,毒素堆积肝脏,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,由于毒素引发身体各器官衰竭,最终抢救无效,不幸身亡。


菌类一旦泡水,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,就不可避免地滋生多种微生物,变成培养基。


其中,一种叫做“椰毒假单胞菌”的致病菌,会产生“米酵菌酸”的毒素,毒性凶猛。这种毒素耐高温,即便认真清洗、高温烹煮,依然有中毒的风险。


目前,米效菌酸这种毒素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“解药”,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(血浆置换)来稀释毒素。


如果该毒素的摄入量过大,很多患者将会出现脏器衰竭的情况,甚至可能导致死亡。



注意以下问题

避免中毒事件再发生


消费者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

要选择正规渠道



 消费者:认真阅读产品标签,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。


在选购河粉、肠粉(卷粉)、陈村粉、粿条、米线(米粉)、濑粉等湿米粉,尤其是散装销售的。


要留意产品的:

  • 生产日期

  • 保质期

  • 储存条件

  • 是否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售卖



在选购木耳、银耳时,要选取具备正规资质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购买。


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,选购有生产许可的正规产品,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:

  • 生产日期

  • 保质期

  • 储存条件


食品经营者:在购进上述食品时,落实经营主体责任,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,确保来源可追溯,质量有保证;


冷藏保存并在保质期内销售完毕。


储存销售散装的湿米粉、银耳、木耳等食品应当在储存位置,标明食品的:

  • 名称

  • 生产日期

  • 保质期

  • 生产者名称

  • 联系方式等



家庭制作要注意

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



湿米粉、银耳、木耳等食品,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,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:


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,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。


因此,湿米粉需要:

  • 冷藏储存

  • 且在当天食用完


木耳、银耳则需要:

  • 泡发时间不宜过长

  • 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


注意:

  • 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、木耳及其制品

  • 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(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)


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就诊


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,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,少数为1至2天。


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轻微腹泻、头晕、全身无力。


重者出现黄疸、肝肿大、皮下出血、呕血、血尿、少尿、意识不清、烦躁不安、惊厥、抽搐、休克甚至死亡,一般无发热。


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,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,尽快催吐,排出胃内容物。


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,并及时送医院救治,对症治疗。


推荐阅读  点标题可获取内容

● 关注 | 国家卫生健康委:推进检查结果互认,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

● 医事 | 国家医疗保障局:推行医保服务事项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

● 关注 | 不接种新冠疫苗不能出行?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

● 注意 | “三伏贴”销售火爆,医生提醒:“三伏贴”并非人人适用


来源:深圳市疾控中心、广西疾控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